1月4日讯 《体育周刊》对新赛季国内联赛的三项主要新政发表了评论,认为放开异地迁移政策存在很大争议。
中超俱乐部外援上场名额由4人增加到5人,对三项核心新政的批评较小。只有提高中超联赛的水平和强度,才能为提高国家足球水平奠定核心基础。只有高水平的比赛才能确保国际球员的竞争状态甚至技术水平,这应该是一个共识。目前,中国高水平球员少,年轻球员无法顶住是客观事实。为了提高联赛质量,只能让更多水平高于中国球员的外援上场,从而带动国际球员保持良好的竞争状态。同时,更多的外援上场可以让中下游球队通过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外援来提高竞争力,也可以与亚冠联赛的外援政策相匹配。这项新政策没有问题。
至于放开命名,很多人把它解读为放弃中性名政策,这是一个明显的误解。如果你仔细阅读足协的规定,你就能明白。事实上,上一届足协出台的俱乐部中性名政策,不仅是足球改革方案的要求,也是关注俱乐部长期稳定发展的好政策。虽然足球圈无法预测和改变的客观困难,如在发布之初赶上经济去房地产化、金元足球退潮、三年疫情等,导致中性名政策和俱乐部股权改革政策相当尴尬,未能立即迫使俱乐部改变生活方式。相反,大量俱乐部死亡,但这一切都不是中性名政策造成的。这一次,足协放开了冠名权,只为俱乐部增加了一个商业收入的差距,并从根本上坚持了中性名的政策。事实上,这是毫无争议的。
真正有争议的是放开俱乐部异地迁移的政策。俱乐部异地搬迁诉求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其实只是急功近利。有些俱乐部不愿意真正改变经营模式,不想努力为当地球迷服务,或者想依靠过去的喂养生存,如果有些地方真的想做足球,可以从底层开始,让球迷与团队一起成长,渴望引进高水平的俱乐部只是当前的成就需求。
无论俱乐部和地方有不同的迁移需求,我们期待俱乐部生存发展模式,中国职业联赛和俱乐部的长期发展方向,过去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只是想找到“奶妈妈”俱乐部,最终不可避免地死亡,无一例外,区别只是时间的长度。
(德里森)
上一篇:近5年欧冠卫冕冠军成绩:次年均未进决赛,最佳战绩是皇马4强